火星存在古海洋有了最直接地下证据
27日,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,该校与中国科学院、同济大学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,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“祝融号”着陆区,其地下10—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。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,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地下证据。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。
关于火星北部低地是否曾存在浩瀚海洋的争论始终存在。尽管从轨道图像中识别出的古海岸线表明,火星北部低地可能曾存在覆盖火星表面三分之一的古代海洋。但由于遥感数据推断的古海岸线高度分布不一致,以及40亿年来火星表面经历的撞击、风化、重塑等过程,会扭曲或掩盖古代海洋表面证据,火星古海洋假说仍存在争议。
祝融号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。祝融号搭载的火星次表层穿透雷达是一种双频探地雷达系统,可探测地下结构和可能存在的水冰。
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火星车穿透雷达低频通道的实测数据,在祝融号沿途地表以下10—35米深度范围内识别出76个地下倾斜反射体。这些层理结构与地球沿海沉积物的雷达成像结果相似,其一致性和物理特性排除了风成沙堆、熔岩管道或河流冲积等其他成因。
据介绍,这些沉积物的大规模存在,不仅提供了火星北部平原曾存在古代海洋的关键地下证据,还揭示了火星曾经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,意味着火星曾长期维持适宜液态水存在的温度和气压条件,远超之前估计的短期融水事件。
编辑:苏小糖
上一篇:
中国工商银行计划未来三年为民企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 下一篇:
返回列表
财经排行榜
-
2025-03-02 21:02
-
2025-03-02 20:30
-
2025-03-02 20:12
-
2025-03-02 19:20
-
2025-03-02 18:52
-
2025-03-02 16:56
-
2025-03-02 15:26
-
2025-03-02 15:24
-
2025-03-02 15:14
-
2025-03-02 13:52
大家都在看
行业要闻
-
2025-03-02 12:51
-
2025-03-02 11:47
-
2025-03-02 11:42
-
2025-03-02 09:43
-
2025-03-02 08:55
-
2025-03-02 08:21
-
2025-03-02 07:30
-
2025-03-02 06:01
-
2025-03-02 05:40
-
2025-03-02 05:27